在霸王寒流來臨之際,老K不畏寒冷的天氣前往斗六尋找好吃的在地美食
一到斗六老K朋友開車來接我,上車之後朋友立刻告訴老K
「因為你今天挑的點都是在車站附近,所以我們現在要去停車」
讓想說可以躲車上保暖的老K當場傻眼傻👀
在街上繞了繞的我們最後停在救國團旁邊的停車場(車站、市場旁有夠難停車)
停好車後我們沿著行啟紀念館(我們太早到了沒開)、三小市集(假日才開) 殘念😅😅😅
經過太平老街後首先來到斗六西市場巡禮
平日市場婆婆媽媽買菜的盛況,老K還想說這裡會有美食嗎?
想不到在這市場裡面就有三間競爭非常激烈的肉圓
登邑(鄧)肉圓、吳記肉圓、阿梅肉圓
老K選定了兩間大家最愛的鄧肉圓及吳記肉圓
兩家肉圓吃起來口味完全不一樣,兩間各有自己的愛好者
不過當天吃起來老K比較喜歡鄧肉圓👍(所以老K就分享自己喜歡的鄧肉圓囉😄)
皮Q內餡還有脆筍丁 不過他的肉是散肉
米醬搭配醬油醬汁吃起來不會過甜,店內還有免費的大骨湯喝
(ps他的一份是兩顆60元,食量不大或像我們要吃其他東西的可以點一顆30元)
在接連吃完兩間肉圓後,老K與友人立刻前往斗六當地最熱鬧的街-太平老街
太平路自日治時期以來一直都是繁華的商業區,可以說是百年老街了!
老街最大的特色是巴洛克式的風格建築,大部分的房舍都還維持著這樣的外觀
商圈的前平段也因為整治所以整體看起來挺整齊的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這間官煙賣捌所,據說這是以前日治時期的煙酒公賣局
很感謝店家不但將門面打理的很好,還把內部的磚牆拱門維持住
讓我們還可以看到以前房舍內部的長相
逛完老房子後,我們前往第三站-老街碗粿
走著走著突然看到頭上很多可愛的燈籠,一問之下才知道
原來到了年節,老街傳統都會掛上由這裡小朋友繪製的燈籠
整條老街五彩繽紛,到時候一定非常漂亮,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看完燈籠走沒幾步路我們就看到了老街碗粿,
外頭充斥著排隊等候的人潮,大多都是外帶的人類們(近期學習到的用詞)
老K朋友大力推薦老K一定要點他們的蛋飯,我們點了一碗小碗的蛋飯、一碗碗粿跟一盤關東煮
不誇張這間真的CP值很高,這樣子才不到100元 他的蛋飯整整是碗粿的兩倍大(這只是小碗的喔)
認真的研究了他的蛋飯,其實組成非常簡單,就是炒蛋鋪在白飯上面
不過蛋飯的醬油香跟鍋氣的香味直衝味蕾,讓人一口一口地扒飯
不過他的碗粿相對之下就弱了許多,所以,去到老街碗粿老K是推薦吃吃他們的蛋飯
在吃完第三攤之後老K與友人的肚子實在是裝不下了,決定走個景點...消化一下肚子
這時尚未12點 行啟紀念館也還沒開。
所以,我們前往石榴火車站瞧瞧,石榴車站是雲林境內最古老的百年車站
因位處郊區,車站附近的住戶相對零星,所以他也為一個無人管理的車站,只有區間車會停靠
現今的石榴車站經由縣政府接管後改建整修,將原本藍色站體的車站改為較為日式風味的原木色站體
雖失去當時的年代感,不過仍有一番風味,且因窗體較多增添了明亮度驅除了改建前的恐怖感
逛完車站後,隨後我們又往市區回去(中間我們有前往林內的濟公廟,也是欣賞景色的好地方)
回到市區後我們進行了美食第四戰(站)
斗南米糕甲
來到斗南米糕甲其實已經過了中午的吃飯時間,店內的客人依然滿滿
米糕甲賣的是筒仔米糕,還沒吃下肚前濃濃的香菇味充滿鼻尖
米糕咬在嘴裡粒粒分明 不會過軟爛到集成一團像麻糬
米糕甲除了米糕熱門外,一碗米糕跟一碗肉骨酥湯的組合似乎也成為標配
排骨酥肉質不會柴吃起來蠻香軟的
吃到這邊,我們倆正式宣告休戰,所以我們決定前往雲中街生活聚落
雲中街生活聚落原為日式警察宿舍,老K原本想說「聚落」應該至少是一個區域吧.....
但,有點失望,就少少的兩、三棟建築,不過,雖說是幾棟建築整體也有讓你感覺身在日本京都的氛圍
我想倘若天氣好的時候坐在木屋長廊上喝杯咖啡應該也有種浪漫的感覺
不過,當天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所以我們決定躲進凹凸咖啡館(就在對面而已),他也是日式警察宿舍群之一的老建築改建
綠意盎然的草皮,搭配上80年的老木屋,是不是整個很愜意!!!感覺一待就可以待上一個下午
整棟房子樑柱都是由木頭建造而成,溫馨的黃光映照著讓人覺得舒服愜意
點上一杯咖啡不論坐在哪個角落都很有感覺
我們被安排在店內唯二的長桌,剛好店貓斑斑正慵懶的在旁邊睡覺
第一次看到貓咪睡覺會把臉整個埋住真是太可愛了。
問了問店員,店內有義式咖啡跟單品咖啡,最後我選擇了很適合冬天的榛果咖啡
漂亮的拉花,唯一的缺點是有點甜(下次一定要叫他們不要弄太甜)
聽說凹凸還有另外一間圖南館也是老屋改建更具日本風味,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造訪一下
我們在凹凸一待就兩三個小時,在必須趕回家裡的狀況下我們前往最後一站
魷魚興魷魚嘴羹
其實老K之前做功課查到的是另外一間,不過眾多當地人都說我們都吃魷魚興,當然喜好在地口味的老K當然立刻轉戰魷魚興
魷魚興裡的羹有分魷魚羹跟魷魚嘴羹,在不清楚的狀況下點了魷魚羹。當上桌時老闆娘湊過來聊天
聊了一下後發現我點錯了,應該要嘗試魷魚嘴羹(畢竟比較少人有在賣魷魚嘴羹)
只好撒嬌地問老闆娘可不可以換,熱情的老闆娘立刻答應我換成魷魚嘴羹
他們在魷魚嘴下鍋前就有處理過,所以當吃下一口魷魚嘴時,魷魚嘴之軟立刻讓肉跟牙齒分離(吃魷魚嘴黑色的是他的牙齒要吐掉喔)
魷魚嘴的味道也非常的濃厚,整體上好吃是好吃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魷魚嘴的味道過重導致羹的湯頭較爲淡
吃起來很像沒有同時煮的分離感,但是後來出去看了發現他們是一起煮的😅😅😅😅😅😅
隨後也包了兩大包回家孝敬兩老。
在吃完魷魚興之後發覺肚子已經裝不下了,只好忍痛把阿賜豬腳飯留到下次再去
最終挺著快滿到喉嚨的大肚子結束了這次的斗六半日遊。